在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惊奇地发现,许多家长、甚至包括许多受过相当程度教育的年轻父母,在教育孩子时,仍在用打骂这种粗暴的方式。
究其动机原因,家长往往愤愤不平:孩子太“皮”了。而打孩子的原因,无非是孩子不肯洗脸、捡地上的脏东西吃等等小事。
中国人笃信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。打骂,对于家长来说,的确是一种最易操作的教育方式,但也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,不仅会剥夺孩子的尊严,激起孩子的反抗,而且会破坏掉孩子对家长的信任、破坏亲子关系,把孩子推到家长的对立面。
那么,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、犯错甚至无理取闹,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更为有效呢?
对孩子已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,可以采取负强化、忽略的方式,逐渐来淡化。
如:笔者的孩子曾在一岁多时,也爱捡地上的东西往嘴里放。最早可能是无意,可她爸爸看见以后,却一副很严重的样子,立刻从沙发上蹦起来去追。孩子见状,反而到处跑着躲,觉得很好玩。如此几次以后,孩子反而更爱重复这样的行为了。而爸爸过于夸张的反应,无疑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起到了强化的作用。有时孩子捡起一个脏东西,一边往嘴里放,一边刻意察看爸爸的反应。笔者认识到这件事以后,同家庭其他成员经过沟通,采取了忽略、淡化的方式。即再发生如此行为时,家长态度平静地给予纠正,或帮她从嘴里取出来。无关紧要的东西放进嘴里,我们索性装作看不见,不去理她。久而久之,孩子的这种习惯不知不觉就改掉了。
以此为例,笔者曾指导过一个爱“打人”的孩子的家长。那个孩子喜欢对家庭成员实行“攻击”。其实孩子的行为,无非为了引起大人关注意。在笔者的指导下,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去理他,不作出过度反应,孩子的行为果然渐渐消失了。
再如孩子尿裤、尿床问题。如果孩子过于幼小,确实还不能很好地控制,家长更应耐心。如果孩子玩得起兴,忘了尿尿,或恶作剧似的有些故意的动机,家长也不可用打骂的方式。因为象征性地打,孩子是觉得和他闹着玩,反而觉得尿裤是件有趣的事。货真价实地打,切家使孩子感受到了痛苦,会给孩子形成恶性刺激,使孩子精神紧张。过度的紧张,反过来可能又会导致类似行为出现。因此,针对这种情况,家长应多提醒孩子、多给孩子讲清道理。若确为恶作剧的行为,确需惩罚,与其打骂,不如采取剥夺孩子某种权利的方式进行惩罚(如尿了裤子,当天就不可以吃某种孩子爱吃的零食,或不可以看电视)。
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即孩子有时确实是无理取闹。如孩子为了得到一件不该买的东西、吃一个不利于健康的食品等,有时会大哭大闹,甚至撒泼打滚。家长往往不胜其烦,索性拎起来打了顿制服。笔者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。
有一次,孩子非要给粥里加白糖。给她一勺后,她却一口吃掉,又要。为避免她养成对糖的依赖,笔者拒绝了她的要求。孩子见状,便在地上滚来滚去地闹。面对这种情况,笔者仍给她讲道理,并坚持做到“语气温柔,态度坚定“。孩子仍是大哭大闹,笔者便决定冷处理,暂时离开了现场,到了另外一间房子。哭了好一会儿,觉得差不多了,笔者适时地抱起了孩子,再哄一哄,劝一劝,告诉她妈妈爱她以及不能多吃糖的原因。有了这个“台阶”,孩子果然一哄就好了。也不再坚持她的无理要求了。
作为一名心理师,我绝不相信靠打骂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。倒是做为一个人的脊梁---自尊,恐怕会在打骂中被过早剥夺。甚至,不排除一种可能,到某一天,孩子具备了一些能力,会以某种形式反抗、还手。
因此,引导、鼓励、正向强化、负向强化、制订行为规则、适当的惩罚……无论哪一种,我认为都比打骂有效。
正是有了这个指导思想,孩子成长至今,值得我动用打骂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事情,我还从没有遇到过。